缺钙这事儿,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补钙的意识也已经普遍化
可为什么你还是被缺钙问题困扰着呢
接下来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
为您解答这一难题
首先,人体对钙离子是不能直接吸收的
只有跟蛋白结合的钙离子才能被人吸收
因此目前钙的吸收可分为
分子型钙和离子型钙两种
<离子型钙的吸收过程>
正常情况下,钙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当我们将离子型钙产品吃进胃中,
胃酸会将其水解,释放出钙离子,
所以,离子型钙的吸收,
首先会受胃酸分泌量的影响。
当这些钙离子在到达小肠绒毛处时,
需要与小肠绒毛处的转运蛋白相结合,
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利用,而这一过程会受,
小肠绒毛处转运蛋白的数量、
以及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这里重点谈一下维生素 D,
维生素 D 是参加体内钙代谢的重要因子之一,
有促进钙吸收的重要作用,
因为活性维生素D3,
可诱导体内合成特异的钙结合蛋白载体,
有利于钙通过肠壁运转,而促进钙的吸收。
人体可以通过晒太阳合成活性维生素 D3,
因而在不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
需要长期补钙的人群,
用不加维生素 D的钙剂会更安全。
因为维生素 D 有潜在毒性,
长期蓄积过量,会导致中毒,
所以维生素 D不能超量和长期服用。
除了受限于小肠绒毛处,
转运蛋白数量的限制,
以及体内维生素D3的调控,
离子型钙源还会受,
日常食物中某些特殊成分的影响,
比如食物中的植酸、草酸、磷酸等,
可以和钙结合成不溶性的盐类,
进而减少钙的吸收。
<分子型钙的吸收过程>
氨基酸螯合钙是,
具有活动的第三代有机钙,
其的吸收原理是,
整个分子被肠粘膜细胞主动吸收,
吸收入血后在以螯合物形式,
持续解离出钙离子供机体利用,
因而无需与小肠绒毛处转运蛋白结合,
自然不受其数量的限制,
也无需维生素D3辅助强化,
大大提高了钙的吸收率。
综上所述,由于钙源不同,
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也就不同,
故此,对于钙产品来说,
吃了并非吸收了。
那么常见的离子型钙源有哪些呢?
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等无机钙,
以及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钙,
都是离子型钙源;
而氨基酸螯合钙为分子型钙源。
所以,在选择钙产品时,
需要注意钙产品的吸收率哦,
祝您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