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释义:
托烷司琼: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3型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这些受体的激活通路抑制呕吐反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已被证实安全有效。目前已广泛用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胃肠外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术后恶心呕吐:指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干呕等临床症状,是临床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伤口撕裂、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误吸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背景:已经有相关文献研究证明,盐酸托烷司琼能有效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安全有效。目前对于术中托烷司琼的使用方式主要为术后加入自控静脉镇痛泵中及术后静脉滴注,而对于两种使用方式临床疗效的差异目前国内外鲜见报道。
目的:探究盐酸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防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在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于汕头市中医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A组(静脉滴注给药组)患者在术后即予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同时接自控静脉镇痛泵(泵内不加入盐酸托烷司琼);B组(自控静脉镇痛泵给药组)患者在术后即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同时接自控静脉镇痛泵(泵内加入盐酸托烷司琼5 mg)。统计两组患者术后 1,6,12,24,48 h的疼痛、镇静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做出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静评分在各时间点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术后1,6 h时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评分及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在术后12,24,48 h时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评分及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提示对比在自控静脉镇痛泵中加入盐酸托烷司琼,术后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能更快速且安全地减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https://orcid.org/0000-0002-8809-1247 (郑志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 股骨, 转子间骨折, 托烷司琼, 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术后恶心呕吐, 疼痛, 镇静
引用本文:陈 晟, 郑志辉, 关可立, 李晓武, 蔡沛彪, 陈海波, 郑 洵, 曾庆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后静滴盐酸托烷司琼减少恶心呕吐的安全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2): 1869-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