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个体设计,因人施治
一. 治疗原则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要根据患者年龄、婚育状态、生育计划和要求、临床症状的严重性、病变种植部位,进行认真评估,设计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轻度、中度患者可以先行随访或药物治疗。
(2)年轻有生育要求或因为内异症造成不孕不育:病变为轻度、中度的患者可以先选择药物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积极择期手术治疗。病变为中度、重度者可以直接选择手术治疗。
(3)年轻病变严重者可以直接选择手术治疗,做保留生育力手术,即保留卵巢子宫的功能和解剖完整性。
(4)年轻无再生育要求重度患者,可以选择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5)年长已生育病情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手术,即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
二、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素类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1)对于临床诊断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随访观察,期间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治疗。有痛经症状患者可以适当使用止痛剂,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痛、布洛芬),或者普通止痛药(散利通、去痛片)等,严重痛经者止痛片往往无效。
(2)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痰阻、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辨证施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分四种类型: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血亏虚型。验方(慎言祛瘀汤): 丹参15g,赤芍12g,川芎10g,三棱12g,莪术12g,柞木枝10g,石见穿10g,益母草15g,鸡血藤15g,仙茅12g,熟地12g,枸杞12g,生蒲黄10g,紫石英10g。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
- 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5cm。
- 迫切要求生育。
- 重度内异症。
- CA125等**相关指标升高患者,提示内异症生长活跃,也是内异症恶变的高危因素,可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提早手术。
- 手术后巧克力囊肿复发患者。
(4) 手术技术和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可以通过传统的剖腹手术完成,也可以采用腹腔镜技术完成。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应用,腹腔镜手术已经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方式,其主要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清除内异症病灶彻底。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如下:
- 保留生育力手术:年轻有生育要求者采用清除盆腔内异症病灶,包括巧克力囊肿,保留子宫及卵巢。
- 骶神经阻断术:年轻选择保留生育力患者,痛经症状严重可以做骶神经阻断术。
-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45岁以下严重内异症患者,可以考虑切除子宫、输卵管,清除盆腔内异症病灶,保留双侧、或一侧、或部分卵巢。切除子宫可去除具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的来源,从而可减少复发机会。但因保留了卵巢仍有可能复发。
- 根治性手术:适合45岁以上严重内异症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卵巢、输卵管,清除盆腔内异症病灶。
激素治疗利弊评价
激素治疗是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机理是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达到闭经的目的。
1、常用激素类药物:
- 短效避孕药:如妈富隆,达因35等,避孕药可以抑制卵巢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生长之目的。一般疗程为3-6个月。
- 三苯氧胺(他莫昔芬):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对抗雌激素,能够抑制卵巢内源性雌激素,起到闭经作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疗程为3-6个月。
- 大剂量孕激素:也称假孕疗法。常用药物有妇康片(炔诺酮),大剂量孕激素可以抑制卵巢功能,达到闭经,抑制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生长。一般疗程为3-6个月。
- 达那唑:也称假绝经疗法,属于睾酮衍生物,抑制脑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封闭卵巢功能,达到闭经,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一般疗程为3-6月。
- 孕三烯酮(内美通):睾酮衍生物,对抗雌激素和孕激素,能够抑制卵巢功能,达到闭经,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一般疗程为3-6月。
- 息隐(RU486,米非司酮):主要治疗机理是对抗孕激素, 能够抑制卵巢功能,达到闭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疗程为3-6月。
- 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商品名有达菲林、雷诺德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完全抑制封闭卵巢功能,减少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达到闭经,抑制子宫内膜生长,达到"药物去势"的作用(相当于卵巢切除)。也称"假绝经"疗法。
2、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利与弊:鉴于治疗效应和结果,目前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少。因此,激素类药物仅仅用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轻未婚育轻度和重度患者,症状明显但是短期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者,接近绝经年龄希望药物治疗后能够"摆渡"到绝经期。激素治疗的主要弊端如下:
(1)用药周期较长。一个疗程时间通常为6个月,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目前多数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疗程时间过长影响患者接受程度,许多患者因此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
(2)用药期间有效。患者在治疗期间达到卵巢抑制、闭经,因此控制月经过多症状。
(3)副作用贯穿整个用药周期。激素类药物治疗**的问题是药物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是体重增加、肥胖、性功能减退、出现雄激素优势男性化(痤疮,体毛生长甚至出现胡子),许多患者难以接受这一副作用,尤其是年轻女性。除此之外,还有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等,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可以采用护肝药物减轻,停药后多数患者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4)停药后反跳。停药之后患者往往症状重新出现,出现"反跳"现象,而且症状往往较之治疗前更加严重。部分患者往往在停药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病:只能切除子宫?
- 总体评价:药物治疗(包括激素和中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年轻要求保留子宫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骶神经阻断术+内异症清除术。
- 缓解痛经症状:上一篇提到的那些镇痛剂,这些药物仅仅是止痛,对腺肌症本身无抑制作用。有活血化瘀作用中药也可以尝试。
- 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如三苯氧胺,息隐,内美通,GnRH-a类药物。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较差。激素类药物总体评价见上述。
- 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选择往往是手术治疗;原则上要做全子宫切除术。然而,对于部分年轻患者,或要求生育患者可以尝试性选择保守手术。
- 剖腹手术切除子宫:传统的手术方式,技术成熟,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 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这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普及的微创手术。目前已经作为替代剖腹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保守性手术: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可以尝试选择保留子宫手术,目前用于临床的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骶神经阻断+部分病灶清除术,该技术**优点是保留子宫,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对于要求生育者可以做腹腔镜病灶清除术+骶神经阻断术。经过临床验证结果,80%以上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或减轻(痛经、月经过多),疗效持续3年以上。该技术为年轻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实现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力的愿望。
术后复发:恼人的春风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二次手术者常有,遇到复发不仅病人烦恼,其实医师也很烦恼,甚至很无奈,用一句唐诗作比喻很形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术后复发多见于保守性手术,即保留子宫、保留卵巢(保留生育力)。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方式和质量至关重要;其次是年龄,越年轻术后复发危险就越高。
选择保守性手术大多是年轻希望保留卵巢和子宫功能的患者,以及年轻希望生育的患者。就手术方式和质量而言,保守性手术其实是一种"姑息性"手术,其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缓解症状或获得妊娠。
从理论上说,把病灶形容为"一把细沙撒在草丛中"一点也不为过,完全彻底清除病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严重的盆腔内异症患者,相反,术后病灶残留是必然的。准确的说,保守性手术的本质仅仅是有限的减少病灶,而不是彻底清除病灶;
保守性手术仅仅是将重度病变降减到轻度病变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术后"复发"的本质是残留病灶的继续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发"。手术的时候,医师在理论上无法实现彻底清除病灶,还有另一个影响医师手术的问题:尽力保留子宫、卵巢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康。否则,保守性手术也就失去了意义。
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为了降低术后复发必须尽力清除病灶,而为了保留子宫卵巢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康又要减少破坏。这样我们就清楚了,保守性手术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过度"清除病灶就有可能破坏子宫卵巢的结构和功能;而清除"不足"导致术后很快复发,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尽管治疗的目的很明确:清除病灶,缓解症状或获得妊娠,但是,真正要实现很难。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目的是否达到取决于医师对手术方法和质量的把控,取决于医师的手术技巧和经验。
我们认为,对于年轻要求保留子宫卵巢而无再生育要求的患者,要尽力清除病灶;而对于要求生育的患者,保留子宫卵巢结构和功能是首要因素。保守性手术后,希望生育的患者应该尽可能早点获得妊娠,妊娠本身可以抑制内异症病灶生长,降低复发,成功的妊娠是预防术后复发的**措施。此外,术后使用3个月激素类药物治疗,对于降低复发有一定的帮助。术后严密随访可以早期发现复发,争取早期干预,可以减少二次手术。
癌变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少数病例会发生病变,恶变率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学行为与恶性**十分相似,可以浸润生长,种植转移,术后反复等;因此,我们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疾病。
打个比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像是一个秉性良好,但是十分淘气的小孩,有时还来点恶作剧。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检查的结果特征,有时还真的难以与恶性**相鉴别。
预防常识
- 经期保健:子宫内膜异位症被认为是经血倒流至盆腹腔引起,携带有子宫内膜碎片的月经血经输卵管倒流到盆腹腔,在一定的条件下内膜成活,生长,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经期保健十分重要,月经期一定要杜绝**,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着凉,禁止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 可能造成经血逆流的几种妇科疾病: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宫颈口粘连狭窄阻塞、残角子宫等,这些疾病由于均可引起经血引流阻塞或不畅,致使经血逆流入盆腔,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对这些疾病应及早诊治。
- 可能引起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种植的几种妇科操作:人工流产(负压吸宫)、输卵管通气通水、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节育环手术,这些宫腔操作均有可能将子宫内膜碎片带进腹腔,引起内异症;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手术操作,必须的诊疗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进入盆腔。此外,剖宫手术要避免子宫内膜切口种植,阴道分娩者要避免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种植;手术时不仅要注意保护切口,要清洗切口,避免切口子宫内膜种植。
- 避孕药:避孕药使用可以减少内异症发生。
- 中医预防保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为阳虚体质,四肢及小腹怕冷易凉,部分患者性格不开朗,长期处于郁闷情绪中,加上某些诱因,使寒邪与气滞相搏结,形成瘀血与寒邪相搏结于子宫,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针对中医病因理论应该注意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着凉,使机体功能正常,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