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急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 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伴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嗜铬细胞瘤危象、使用毒品如安非他明、可卡因、**等、围术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或子痫等。
指南还指出,应注意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急性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并非成正比。一部分高血压急症并不伴有特别高的血压值,如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等,而血压仅为中度升高,但对靶器官功能影响重大,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治疗原则
在临床上,高血压急症病情危重、起病急,主要症状包括了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头痛晕眩、视力急剧下降等,应尽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迅速进行干预,从而使患者的靶器官所受到的损伤程度有效降低,否则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在治疗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监测患者血压及生命体征,避免患者血压出现过大波动,平缓降压以及合理应用降压药物。
关于降压药物,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保护靶器官功能,并方便调节。
关于降压的幅度及速度,初始阶段(1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在随后的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在以后24~48小时逐步降压达到正常水平。
乌拉地尔在高血压急症中如何应用
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过程中,乌拉地尔通过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或静脉泵给药,药效强、起效快、副作用小,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迅速控制,因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推荐乌拉地尔作为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常用药物之一。
乌拉地尔作为新型的血管扩张药物,它是一种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及肺动脉压,能够对患者的中枢系统和外周神经起到双重降压作用。
研究表明,乌拉地尔能抑制各种刺激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尤对肾上腺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更为有效。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血流量,不损伤肾功能,安全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据文献报道 , 乌拉地尔静注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能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外周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增加,而心率保持不变,无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出现,副作用小,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有利。
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中,乌拉地尔的应用在不同情况下有所区别:
1、乌拉地尔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监测患者血压,并给予吸氧等常规治疗。
添加25 mg乌拉地尔至2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注射治疗。
随后,添加50 mg乌拉地尔至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每分钟100 μg /kg为滴速。
另外,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给予镇痛、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
(原文文献:王 萍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用于高血压急症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分析 March 2018, Vol.16, No.8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乌拉地尔在入院后急救中的应用
急诊收治后,立即进行血压、脉搏、心电等常规监 测,诊断并确诊为高血压急症,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对应吸 氧、脱水、强心、镇静等支持治疗。
给予250 mL的5%GS+100 mg乌拉地尔)iv gtt ,滴速率为0.5~1.8 mg/min,初始滴 速为0.5 mg/min,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并随时进行滴速调整。
(原文文献:冯 莉 乌拉地尔抢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卷第18期)
3、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在入院后急救中的应用
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 静脉滴注,具体使用方法为取0.9%氯化钠注射250 ml 液稀释5 mg硝酸甘油注射液后静脉滴注,起始剂量 为20 μg/min,待血压稳定后依据个体情况来调整用量。
在此基础上,静脉微泵注射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将250 mg盐酸乌拉地尔加入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输液泵维持2 mg/min,待血压下降后用低剂量维持。
(原文文献:刘方,张国雄,郭权森 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9月第19卷第9期)
本文仅整理各类临床用药情况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医生跟据临床症状及自身用药习惯做出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