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酒精滴耳液有效果吗(硼酸酒精滴耳液用多久如何使用)

  2021-09-23 阅读:499
 很多老人会出现耳朵发痒的情况。耳朵发痒时,很难受,许多人会忍不住用手指挠抓或用棉棒、耳勺、钥匙、牙签等物去掏耳。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认为,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耵聍对耳道的保护作用,还有可能损伤耳道、鼓膜,引发外耳道感染、中耳炎、耳道疖肿等。

经常掏耳朵,引发耳道疖肿

60岁的李先生经常耳朵发痒,习惯随手用棉棒或牙签去掏耳朵。最近,李先生发现自己左耳道口处经常会冒出一颗颗“痘痘”,像一颗米粒大小,按上去硬硬的,还有些疼痛,耳朵也感觉闷闷的、听不清楚。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耳道疖肿,需要及时治疗。疖肿是皮肤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耳道疖肿多由不恰当的挖耳造成。

医生告诉还李先生,出现耳道疖肿,千万不要去挤压、自行抠破,如果不及时正规治疗,可能引发耳廓软骨膜炎、周围组织间隙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据邓斌医生介绍,门诊上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有的是掏耳朵方法不当,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压迫鼓膜影响听力;有的是因掏耳朵时用力过度,或使用尖锐的挖耳器具,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形成外耳道炎和中耳炎;还有人挖耳时不注意,把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这些原因可能引起耳痒

临床上,可能引起耳朵发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外耳道的分泌物,一般不需要刻意地去清理,但是如果积存得过多的话,外耳道神经就会被刺激到,由此引发瘙痒。

如果属于过敏体质或者有长期慢性耳道流脓的情况,就极易发生外耳道湿疹,引起耳朵瘙痒、流水,还可能反复发作。

有些人习惯用手指掏挖耳朵,指甲会损伤外耳道脆弱的皮肤,出现出血和溃烂,被微生物侵入,就会出现外耳道炎症引起的瘙痒。

当然,耳垢太多、堵塞耳道、真菌感染,也会让耳朵瘙痒难忍。一旦出现不适,可以适当地清洁耳道。

不要随意掏耳朵

生活中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习惯,随手拿起挖耳勺、牙签、棉签或小手指在耳朵里挖来挖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与皮屑等结合形成的。耵聍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邓斌解释。

常常掏耳朵,容易破坏外耳道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保护层,引起耳道干燥结痂、霉菌滋生、耳道奇痒、耳道狭窄等不良后果。少数人还会出现耳道长炎性肉芽肿、耳道疖肿等。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的器具就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中耳感染,可引起耳聋和眩晕症状。

通常,耵聍平时会随人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如果碰到耳道耵聍太多,引起了耳痒及堵塞感,或者天生油性耵聍不易排出,**到医院请专业医师协助处理。

如果耳朵真的痒得受不了,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耳道内滴入4%碳酸氢钠滴耳液或3%硼酸酒精滴耳液,暂时软化一下耵聍,减轻一下局部症状,有空了再去医院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 硼酸酒精滴耳液如何存放(硼酸滴耳液的使用方法和功效)
    硼酸酒精滴耳液如何存放(硼酸滴耳液的使用方法和功效)

    冬季是耳鼻喉疾病的高发季节,耳朵是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调节耳内的压力,以此保持与大气压的平衡。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中耳炎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治疗,还可能…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