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尼替丁口服后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随血液循环被重新分布到胃壁细胞,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而发挥抑酸作用,食物可延缓胃排空,减慢雷尼替丁到达小肠的速度,从而影响其抑酸作用的发挥,因此,雷尼替丁宜餐前空腹服用疗效**。此外,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激活乙酰胆碱受体,导致胃酸大量分泌,因此,每天人体分泌胃酸的60%来源于夜间,特别是在入睡后,对于胃肠道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夜间分泌胃酸过多,常常出现反酸、胃灼热等症状,雷尼替丁对夜间基础胃酸的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其突出特点,为预防夜间出现反酸、胃灼热等症状,也可以选择在睡前服用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是个经典老药,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1.雷尼替丁具有轻度抗雄激素的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射精量减少、男性**发育等不良反应,与西咪替丁相比,雷尼替丁对性功能的影响较轻,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不会有长期的后遗效应。
2.雷尼替丁可进入中枢,服药后可出现嗜睡、头晕、焦虑、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状态,驾驶员应注意。
3.消化道溃疡患者往往在夜间胃酸酸度升高,被称为夜间酸突破,白天可以服用“拉唑”类抑酸药,睡前顿服雷尼替丁预防夜间酸突破,持久抑制胃酸,加速溃疡愈合。
4.少数患者服用雷尼替丁可出现轻度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停药即可恢复正常,与用药剂量无关,可能是雷尼替丁所引起的过敏反应。
5.长期服用雷尼替丁可持续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从而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应注意适量补充。
6.雷尼替丁可抑制青霉素皮肤试验的皮肤反应,干扰皮试结果的判定,因此在皮试前应至少停用雷尼替丁48小时。
7.雷尼替丁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抗酸药联合使用,可影响雷尼替丁吸收,从而导致血药浓度下降,因此,这两类药物如果同时服用,应至少间隔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