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急如焚,那一种苦苦等待,让人无比煎熬。
假如真有未卜先知的高人,能来为我翻看那**的篇章,那多好啊,可惜这不是小说,是生活,活生生的现实,没有故事梗概和预览的功能。
我请了一位医院里的熟人,偷偷去监护病房,翻看了老婆的病案。熟人很明确地告诉我,你爱人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想要好的结局,只有死盯着主刀的林主任和ICU的王主任,只有他们俩竭尽全力,才有希望。何况两人的关系确实很好的,应该会用心的。
我也请家人带来了上好的茶叶,硬是死皮赖脸地塞给了几位主任。
进监护室探望时,带了葡萄,桃子等鲜果,偷偷地送给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只想请他们多多关心,更尽心尽力。
也唯有如此,我才觉得心安,否则总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
可惜,几次夹带水果,被护士长发现了,警告我,以后**不允许这样了。
我只有讪讪而出,为了老婆早日脱离苦海,还要何脸面?
打电话给在里面工作的麦医生,他是我在医学院实习时的带教老师。了解病情。
麦医生十分遗憾地说,进监护室的第二日,病情有所缓解,床位医生没有及时给病人做胸腹部CT,以致,一直无法明确病因,**大会诊时,大家高度怀疑是重症感染,或者肺栓塞,但是二次血培养都是阴性,无菌!肺栓塞也只是怀疑,目前无法做CT确诊。造成了现在这样的被动局面。无法明确病因,也只能对症了,当然也只能慢慢来了。
麦老师还劝我,去宾馆开个房间,好好休息休息吧,这病情,一时是急不来的,或许病人免疫力上来了,就缓过来了。
我也只有无力地喃喃而谢,此时,哪里有心情去开房休息啊。
事后想来,麦老师和我讲的才是肺腑之言。
老婆能**顺利逃出监护室,**的依仗,其实就是年龄,才36岁!年轻就是本钱,还有翻盘的机会,给身体时间,免疫力慢慢缓过来了,一切症结就迎刃而解。
可惜,我明白这一点,要到老婆再次手术失败后,医生们要我们准备第三次手术之时,我真的无法接受了,才想起麦老师的话。
早上,林主任也进去看了病情,说情况比较稳定。
监护室里面的医生出来告诉我,王主任认为几个**抗生素用了很长时间,怕使用过度,发生霉菌感染,所以准备换个抗生素,叫替加环素。国内还很少使用,目前辉瑞公司有,家属同意的话,医生可以帮着联系药商,请他们送来,去门诊的西南药店去买,不过,这个药是纯自费的。
我当然 同意了,马上去门诊,找那家西南药店。
在拥挤的门诊大厅一角,有超市,有柜员机,还有那家西南药店,我以前来过这里,也进来看过,这里根本没有几种药。
药店只有一个房间,玻璃柜台里,空空的,每一格,放着二三种药物,但是营业员倒有二个,我想,这样的药店开在这里,药品也没有,赚什么呢?大医院的药房,什么样的药没有?看上去很是萧条。
在那里待了一会儿,却发现小小的药店生意还不错呢。
有几个人拿着医生的白处方,或买增加血小板的针,或买增加白细胞的针,一次都是2千多。轮到我了,四支替加环素,882元一支。
我划了信用卡,想要开发票。
里面那位说,暂时没有,只有收据,起码三天以后才可以开发票。
我心想,没有发票?进货渠道有保障吗?
我说,我一定要发票的,三天后也要。
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生意真好做啊,其实每日做几笔,就是一般药店几天的营业额了。临走时,又有人来买药,居然说断货了。
店家马上叫人送货过来,生意实在好啊。想来,能来此地开店的主,也是不一般的主啊。
我打开药品包装,拿出说明书,仔细看了,替加环素,是四环素类药物的一种,惠氏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腹腔难治性感染和不明原因的感染。
那医生还是考虑感染来自腹腔?肠道细菌进入血液?或者不明原因的感染?那血培养怎会一无所获?真令人匪夷所思啊!
不过,用到这样的抗生素,那就是医生能用的药已经到**了。
这是针对全身耐药感染的**抗生素了,这样的药物都无法控制病情,那医生也要抓耳挠腮了。
不想了,只要对病情有用,就可以了,还要感谢这家药店,否则自己到哪里去买啊?**两支,一个疗程起码一周,这里还要来几次呢。
不过,也确实方便了家属,只要确实是疾病必须的药品,医院又没有,这样的药店的存在还是有积极意义,否则,医生叫你去买这,买那,你去哪里买?四处寻觅,不更头痛啊!
在回去的路上,又见门诊上人群聚集,有人在哭闹,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位40多岁的妇女,胸前举着一个相框,相片上一位面带微笑,青春俊朗的少年,很是可人,妇女悲痛欲绝,双眼浮肿,泪痕已干,只有干嚎,周围的亲戚也在向人们哭诉。
原来,这家的孩子,才16岁,上半年时,来这里看病,托了熟人,找了这里的一位主任看病,主任检查后,再查CT,说是腰椎间盘脱出症,要手术的。
家属一听,开始也犹豫。详细问了医生,被告知,手术创伤不大的,属于骨科里面一个最普通的手术。想想孩子不开的话,一直腰痛,脚麻的,会影响一辈子的,家属还是下决心,开!
开刀前**,有位老主任查房时,看了下病人,疑惑地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了,倒是少见。
家属也没有在意,心想,熟悉的医生,还是技术顶的大主任,应该不会有啥问题的。
手术当日,在手术室门口,主刀医生就把家属叫进去了,遗憾地对家属说,过几日去上海再看看吧,可能里面长了东西。
家属当时**没有想到是癌症。
一周后,去了上海大医院检查治疗。
又是漫长的等待,等床位,等医生,等术前检查,过了近一个月,才做了手术,由于**次手术时,已经切除了部分**,这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造成了**细胞的急速扩散。二次手术后,半年不到,孩子就走了。
家属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打击,家里的独子啊,父母年龄大了,再无生育能力。真是天塌了的感觉。她们认定是**位主治医生误诊误治造成的,一直找这位主任讨公道。
只要这位主任来坐专家门诊,她们就来闹。
医生也很无奈,只有到处躲了。
唉,大医院真的是非多啊,医生也和苦恼,那么多先进的检查,就是没有发现孩子是脊索**啊,就提示个腰椎间盘突出症,你让医生怎么办?仪器都没有发现,靠专家徒手查体,肉眼观察,如何能分毫不差地分辨清楚啊。
就像自己老婆的胆囊,里面那么多息肉和结晶,查了CT,B超,2次核磁共振,这么多检查居然都没有发现,手术中,打开了胆囊才看到真相,可见仪器检查不是**的。
这种情况,真不是医生有意而为之,这就是医疗的风险所在。
这样大的医院,疾病复杂,病人众多,人员紧张,经验不足的医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漏诊误诊。
有时,医生的感觉真能帮助自己少犯很多错,就像那位老主任,他觉得这个16岁的孩子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严重到要手术的地步,感觉这里有坑,要小心为之。
别管他人之苦了,还是先弄好自己的事情吧。
药送进去了,希望老婆能早日醒来。
又到探视时间了,我真有点怕见老婆了,怕她一直如此,昏睡不醒。
看了会儿老婆,自己就出来了,还是把有限的时间,留给了想见自己爱人的亲朋好友吧。
我想回家一趟了。
车子在高架路上疾驰,我想起了一家人愉快的往昔。
初见老婆是在手术台上,那次,她得了阑尾炎。
我是手术医生,那时,我们做阑尾手术都是用局麻的,病人有点痛苦。
手术中,病人是清醒的,而她的阑尾炎症已经发作三天了,有点粘连严重,肚子上的肉又有点多,开起来有点麻烦。
她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挖阑尾时,由于病灶位置比较深,老婆痛得直哭。
我还骂她呢,小姑娘,这么大了,还哭鼻子啊。
就这样,在病房里,每天,换药,查房,**天接触下来,感觉就有了,有事,没事去搭讪一下,不时,跑去,假装关心下病情,慢慢了解,慢慢升温,慢慢走近,真的开始恋爱了。
两人从恋爱,买房,到结婚生子,一路磕磕绊绊,筚路蓝缕,这样一路走过来实属不易。
记得生孩子时,老婆痛了九天啊,我一直不同意剖腹产,毕竟剖腹手术的创伤还是比较大的。
在这九天里,每晚老婆痛得厉害,我就开着助动车,载着她去医院检查,妇科医生老是埋怨我们:急啥,还早呢,只有宫缩,而且也不快,宫口根本没有动呢。
我开始以为是老婆比较不耐痛呢,可仔细一看,老婆确实很痛,痛得衣裳已湿,头上冷汗直冒。
我马上给她做了个B超,孩子真的下不来了,脐带绕颈呢,**只能剖腹产了。
老婆至今还耿耿于怀,没有让她早日破腹产。
想想一家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我愈加心痛了。
开过镜湖边,那片生态林,我停下来,摇开车窗,想起一家人,经常来这里,享受天然氧吧,乡野的乐趣。
一家人,你追我赶,儿子摆造型,我来拍照。夏日,这里凉风袭人,带个吊床,晃晃悠悠,好不逍遥,秋日,一起走在缤纷的落叶中,沙沙作响,多好啊。
而今,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车内遥望,回忆往昔,双眼涩涩的。
回到家,进门,家里冷清异常。没有了妻子咯咯的笑声。没有了她经常躲在屋里看恐怖片的尖叫声。更没有了她每次下班进门的欢叫声。
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打扫寂静的院落,停下来,沙哑着问我,情况怎么样了。我也只有默然摇头。儿子从书房跑出来,一个劲地问,妈妈几时回家啊,我想她!
我再无力支撑,到家了,只想暂时逃避一下,卸下所有伪装,在我们的大床上,仰面小梦一场,只有这样,才可以感觉到你的存在,仿佛,你没有在百里之外,那间水晶房里闭关修炼,还是在自己怀里梦呓,聆听我为你吟诵的那首小诗.
那**
我巡视病房
窥视到你那忧郁目光
那一月
我巡视病床,不为医学,
只为探索你那深邃心房
那一年
我千里飞书,不为思念
只为用笔尖为你绘上七彩云裳
那**
你我走过美罗,不为新妆
只为你要做我的新娘
那一月
你我午夜寒冬脚步匆匆,不为浪漫
只为你我的小生命即将登场
那一年
你我严寒酷暑默默守候,不为毅坚
只为你我的牵挂奔赴大学考场
那**
你我发誓相约婚姻处离散,不为新欢
只为柴米油盐的厌烦
那一月
你我共赴剧场重温相识的**场
不为温暖
只为珍惜今生有缘,共渡一船
那一年
你我再筑新窝
不为舒畅
只为孩子留一点父母的印象,此生无憾
那**,那一月,那一年
。。。
那一世
三只小精灵相聚相守,终要离散
不为遗憾
只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到永远
到永远!
我的爱人,我们还可以共赴湖畔映双影,牵手月下诉情衷肠吗?你快醒来吧,我想载你回家,我已经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