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动物品系:SPF级Wistar大鼠,健康,雄性,体重为 250~30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1~2 weeks
建模方法:1. 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用微量注射器,通过尾部采血100ul。静置5分钟至血液完全凝固。 2. 将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正中纵行切口,30%双氧水腐蚀骨膜暴露前囟及进针点。靶点定位于前囟前1mm、中线左侧旁开3mm、颅骨外表面下6mm。进针点处颅骨用颅骨钻钻一个直径1mm圆孔至硬脑膜表面,注意不要伤到硬脑膜。 3. 根据尾状核的位置,通过立体**调整进针深度,微量注射器将凝固血块快速注入靶点内(注射速度20ul/min),留针10min后取针,缝合头部皮肤,将大鼠置于加热垫维持肛温在37±0.5℃至苏醒,正常饲养。 4. 假手术组尾部取血,开颅但不注入自体血。
应用:疾病模型
模型评价: HE 染色观察:观察Sham组HE 染色切片,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脑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形态结构正常。术后 24小时,血肿周围组织高度水肿、坏死,细胞核皱缩浓染,部分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并伴有大量红细胞出现,炎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排列凌乱、疏松,呈网状结构,细胞外间隙增大。 荧光定量PCR(Q-PCR) 检测脑组织样本: 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aspase-3及c-IAP-1(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的表达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