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青霉素是一个经典抗菌药物,又称盘尼西林,其抗菌药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青霉素在二战中对控制士兵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因为稀缺,成为珍贵药物资源。
青霉素不稳定、易耐药,所以我们今天说的阿莫西林就是在青霉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成的:阿莫西林多了一个羟基一个氨基,所以叫做羟氨苄青霉素。
结构不同产生的药理作用也不同:青霉素,属于是窄谱青霉素,就是对抗细菌的种类少,对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的球菌、李斯特菌等革兰氏阳性的杆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以及大多数厌氧菌有效,但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则是无效的。
阿莫西林是属于广谱的青霉素,就是抗菌范围更广,除了青霉素所能覆盖的细菌之外,还对自身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以及流感嗜血杆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对肠球菌作用比较青霉素强;阿莫西林还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
随着阿莫西林的广泛使用,有些细菌为了生存会产生一种内酰胺酶来分解阿莫西林的化学结构,从而产生耐药,所以我们在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加上一种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成为一种复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成为阿莫西林的升级版,抗菌效果更强、抗菌范围更广,来应对阿莫西林本来敏感的细菌外,还可以应对这些产酶的细菌的感染: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酶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所致的尿路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亦可用于肠球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
青霉素、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其他同类的抗菌药物在使用前都要详细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和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会造成微生物为了生存下来和适应环境而变异,微生物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不断升级抗微生物药物,微生物不断变异,陷入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菌,甚至会出现‘“超级细菌”,导致人类发明的抗微生物药物的步伐跟不上微生物的变异速度,**无药可用,人类和微生物应该“和谐相处”,打破这种平衡,人类和微生物就会陷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