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村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哨点”作用。广大村医也早已加入到疫情防控大军中来,守护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然而,在浙江省慈溪市,有一位村医无视疫情防控大局,不仅不督促患者佩戴口罩,还误把发热患者当中暑,违规开具抗菌药,当场被查!
6名患者在输液,均未佩戴口罩
据“慈溪卫生监督”发布,近日,当地卫生执法人员来到掌起镇某卫生室,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诊室里有6名患者正在输液,均未佩戴口罩。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的通知》,普通公众在以下情况需要佩戴口罩:
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医务人员,村医有义务督促患者佩戴口罩。很明显,该卫生室的村医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可见其疫情防控意识并不高。
执法人员进一步对该卫生室进行检查,查看《预检分诊登记表》后,发现6名患者的就诊信息并没有登记上去。
询问该村卫生室负责人裘某后,他说因为今天病人较多,没有及时督促病人佩戴口罩。村卫生室的诊疗工作过于忙碌,裘某仅对就诊患者量了个体温,没有来得及进行预检分诊登记。
在预检分诊流程中,**步就要求医患双方佩戴好口罩,检查来诊人员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登记:
然而,这么村医却以工作忙碌为由,不遵守相关规定,这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无视。
高烧患者误当中暑治,村医擅自使用抗菌药
执法人员还发现,在这6名输液的患者中,有一名身穿红色上衣的妇女,她精神萎靡,疑似发热状。于是,相关人员拿出水银温度计,放入该妇女口中,5分钟后,测温显示为38.9℃,属于高烧患者!
对此,村医裘某解释称是由于预检分诊的额温计不准确。患者来诊时,曾用额温计测量了体温,但是当时仪器没有显示体温异常。于是,裘某就按照中暑病人予以诊治,给她静脉注射了。
而在注射台上,执法人员发现了已开封使用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该药物属于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村医不得越级使用。
根据《浙江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中,乡村医生的用药范围是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味辛、头孢克洛。其中并没有头孢西丁钠!那么乡村医生自然不得超出目录规定的范围使用此药。
这时,裘某便无从辩解了,作为乡村医生,他明知自己没有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头孢西丁钠的使用权限,却擅自为病人使用了该药品。理应承认错误,自愿受罚。
立案处罚!村卫生室已关闭整顿
该卫生室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多项法规条例,慈溪市卫生健康局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处罚。
1、由于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通报批评”列为罚种后,慈溪市卫生健康局**使用该罚种给予行政处罚。
2、根据相关规定,日常医疗工作中擅自诊治具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患者的基层医疗机构,一经发现立即关闭;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因此责令该卫生室关闭整顿15天!
多名医护感染,做好疫情防控就是护人护己!
德尔塔毒株肆虐多地,医务人员做好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多名医护人员感染: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一医疗站村医,7月18日曾接诊村民李某(后确诊),7月28日确诊。
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工作时,接触了确诊患者,7月31确诊。
南京公卫医疗中心ICU病房一名护士,疑是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发生了职业暴露,8月11日确诊。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发热门诊三名医生,由于涉事医院“院感制度执行不严格、感控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发热门诊布局不合理、相关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等导致的医务人员感染”,8月11日确诊。
......
这些基层医务人员为了积极防控疫情、守护患者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幸感染,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同时,郑州疫情也是从郑州七院多名医护感染开始的。
在祝愿他们尽快治愈出院的同时,各位基层医生务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落实首诊负责制,尤其是在遇到发热患者以后,必须要及时上报,并督促患者前往发热门诊治疗。千万不能像村医裘某一样犯糊涂,务必记住不得擅自接诊发热患者!
对患者负责的同时,村医也要时刻做好安全防护,对自己负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仅是在守护广大群众的健康,也是在保护村医自身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