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明亮的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浙江九旭药业的掌舵人——李宏。如果不是赶上了90年代**次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的浪潮,李宏现在很可能还是一名医药研究员,安安静静的在研究室里做着他的实验。“压力的确很大,因为生产药品可以说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深深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提醒我,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药。”李宏说道。
夺冠基因
始终坚持质量**
2001年,一部讲述医药世家三代人恩怨的电视剧《大宅门》红遍了大江南北。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白景琦的儿子白敬业唆使伙计生产了一批药量不足的药。白景琦知道后,邀请全北京城药行的头面人物,在大宅门前将价值30万两白银的药付之一炬。“虽然这只是电视剧里的一个片段,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质量是制药企业的生命。”李宏说。
银杏酮酯滴丸是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2015年5月,因其他药品生产企业擅自改变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引发行业轩然大波的“银杏叶事件”,波及了国内大批制药企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90家企业所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产品进行检查。
在此次大规模检查中,浙江九旭药业所生产的银杏酮酯滴丸以“零缺陷”完美通过,在业界广受赞誉,公司当年实现销售额翻六倍,2016年,2017年,销售稳步上升,三年时间销售额从原来的几千万到上亿,市场份额占据了全国银杏酮酯口服制剂的近30%。
“我们从原材料采购到药品生产都严格把关,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质量永远保持在一条线上。”李宏说。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把握每个细节,浙江九旭药业的银杏酮酯滴丸终因质量过硬、信誉高,有效期长、中标覆盖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深受市场认可,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登顶轨迹
把握机会弯道超车
在过去20年的创业时间里,让李宏最难忘的还是一次产品危机。2006年7月,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随后,多个省的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欣弗”事件爆发。当时杭州一名病人在注射了浙江九旭药业生产的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后,也出现了不良反应。
对制药企业来说,一例用药后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是一场波及全国的药品危机。“得知这个消息后,确实是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之前完全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凭借对自家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李宏冷静过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情况通知原料供应商,协作调查该批原料生产质量情况。在对成品留样样品进行检测后,质量全部符合要求,与出厂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同时全国各省药监部门对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抽查结果也传来好消息:产品抽检全部合格。
浙江九旭药业就这样凭借着高于其他同行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平稳度过了这起风波,并实现弯道超车。经历此次事件后,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销售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产品销售上升至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额的第四位,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
吃一堑,长一智。为了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浙江九旭药业掀起了对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大学习,先后开展了数十场培训,内容涵盖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制药行业如履薄冰,**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我们只有提高标准,尽心尽力研发更好的药物。”李宏说。
夺冠密码
科技研发不松懈
做企业之前,李宏一直从事研发工作,可能是习惯使然,浙江九旭药业的研发一直由李宏亲自主抓。每周,九旭药业都要开一个研发会议,每到这个时候李宏都会推掉别的事情来参加会议,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近20年。“我们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是千万级别的,研发代表着未来。”李宏说。
浙江九旭药业还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及海外研发机构通力合作,在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脂肪乳、难溶性中药成分的制剂技术方面具有**的科研开发能力,为新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级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中药行业成长型企业十强、中药行业研发型企业十强……”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
今年3月,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与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作为国内**的银杏酮酯口服制剂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的九旭药业与国内银杏酮酯行业引领者和原料药的**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强强联合,形成以“原料药为根基,制剂蓬勃发展”的新协同效应,双方将努力打造中国银杏叶制剂**。
科研的关键在于人才。早在2010年,浙江九旭药业就开始全面实施人才梯队培养战略。公司制定了《重点人才培养方案》,各部门选出表现**、有培养潜力、有上进心的后备管理和技术人才数十人,并为他们确认了导师并签订《培养协议书》。
“干事无私”是李宏的口头禅,做事不存私心也早已成为九旭人的座右铭。如今的浙江九旭药业正如一轮欲冲九天的旭日,在开发区的大地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