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到秋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的时候居多,发生风热夹燥的感冒居多。深秋,天气寒冷了,发生风寒夹杂燥邪的感冒要多。
风热夹燥的感冒,也称温燥,温的表现加上燥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于怕冷,头疼鼻塞,身上无汗,鼻咽干燥等症状。刚到秋天的时候,门诊的患者有一批感冒,抵抗力低的老人,小孩容易患有这个类型的感冒。
老人、小孩患有此类感冒,往往病程较长,容易引起咳嗽。桑杏汤是主要治这个类型的中药。这个类型感冒中成药用桑菊感冒片或者银翘解毒丸治疗,这2个在临床上效果不错,简单易用。
风寒夹燥的感冒,也称凉燥,外感风寒的症状加上燥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怕冷比发热严重,浑身冷,头疼鼻塞,身上无汗,鼻咽干燥等症状。
快过完秋天的时候,天气冷的时候,凉燥在门诊比较多见。也是老人和儿童多见。杏苏散是治疗这个类型的中药,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和正柴胡饮冲剂,这两种比较常用。
秋天多燥,燥易伤津,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蔬菜。劳动时要注意,出汗要避风,少出汗,多喝水。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锻炼时要少出汗。
感冒以后更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解热药要少用,以免出汗过多,加重感冒症状。出汗了更要多喝水,以免加重鼻咽干燥症状。
秋天感冒,因季节多出现燥的症状,在治疗中,注意少用解热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要是在家中感冒了,症状不是很重,可以简单的根据以上2种辩证,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要及时去医院,以免耽搁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