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胶原蛋白是什么?
众所周知的是,胶原蛋白是我们皮肤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它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占皮肤干重的70-80%左右分量,对我们的皮肤弹性影响巨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失去它,并出现皱纹。因此我们重视它。
而我们很少了解的是,胶原蛋白不是单一的一个东西,而是一组结构近似的糖蛋白家族,它们共同的空间结构,就在于都是三螺旋。氨基酸们以特定排序串成肽链,3条肽链螺旋缠绕形成胶原蛋白,就像一条3串珍珠联结的珠链。三螺旋结构是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基础,失去了这个结构,生物活性就消失了。
一般而言,当我们在讨论一个胶原蛋白的时候,我们可能首先会关注它是动物提取还是重组人胶原?毕竟不同血型不能输血是个常识,我们都知道那是因为不同人的血红蛋白上带有不同的免疫抗原。从牛身上提取的胶原蛋白难道不会被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排斥吗?但由于高度的进化稳定性,胶原蛋白其实免疫抗原性极低,并不引起排异或者过敏。
补充胶原蛋白能不能被有效吸收?
在烧伤或者车祸等意外毁容的软组织重建中,注射到软组织内的胶原蛋白也及其罕见引起免疫排斥。它们保存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三螺旋结构好好地待在里面,假以时日后被降解,以小分子肽的形式被组织吸收、再利用。
口服胶原蛋白也几乎未曾见过过敏报道。它之所以被诟病的一点,还是在于我们始终怀疑,一个蛋白经过胃酸、肠道消化液的浸泡后,不太可能还没有被分解成为零碎的一颗颗「珍珠」,也就是氨基酸,而如果已经失去产生活性的空间结构,只是补充氨基酸的话,似乎并不比吃鸡蛋更有价值。而这一点才是重点——这个胶原蛋白**是否保持了三螺旋结构?并且到达了我们想要它去的地方(**)?
外用胶原蛋白所携带的胶原蛋白有没有可能被吸收呢?保留三螺旋结构的胶原蛋白,分子量也是可以达到2000道尔顿以下的,外涂、外敷也有望透皮吸收。但在这里我们遭遇了**的认知颠覆:外用胶原蛋白就不是为了「进入**后→直接化作你的胶原」而生的。它真正的价值另在别处。
外用胶原蛋白按结构特点和分子量大概可以粗略分为3类:
● 医用胶原(3链)
● 基因工程胶原(1条链)
● 水解胶原(都凑不上一条完整的链)
它们真正的用途并不是直接变成你的胶原,而是利用自身的一个海绵状多孔结构,吸取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在皮表成膜后,给你保湿。就跟透明质酸是一样一样儿的。保湿是它最基本的功能,这一类保湿剂的优势都是:不会焖痘、极少过敏,安全性好,孕哺可用。
胶原蛋白真正的可贵之处到底是什么?
回到我前面不厌其烦去提起的「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这个问题。可别小看这些外来的胶原蛋白,能保持三螺旋结构到达**层的胶原蛋白还有一些特殊功效,使得它有一些无法取代的用武之地,比如说:
● 促进创面愈合:医学美容已经进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无论是注射、激光还是射频,许多操作基于「破而后立」的理念,会造成一定的皮肤损伤。而胶原蛋白与上皮细胞之间通过复杂的化学和机械信号互相作用,促进创面愈合和组织生长。并且通过这种信号通路,促进你自己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你自己的胶原。
● 止血:胶原蛋白的海绵结构可以吸收这类浅表创伤渗出的组织液和渗血,并且胶原蛋白本身就是很好的止血剂,血小板会黏附于胶原表面并激活。**的例子是铒激光磨削痘坑术后——典型的浅的、渗血的皮肤表面。除此以外,烧烫伤、晒伤、擦伤的护理也完全适用。
● 提供胶原新生的原料:渗透性好的胶原蛋白产品可以深入渗透至**,但不是直接变成你的胶原,而是降解,从而为你生产自己的胶原提供充足的原料。试想如果你刚刚打完点阵激光,皮肤收到了重建信号,正论起袖子准备开干时,涌进来一大波原料,如何不事半功倍?
● 提亮肤色与色斑: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催化酶,它的活性一旦被抑制,黑素生成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酪氨酸酶的构成里需要铜,而活性胶原蛋白可以通过与铜螯合的方式,减少酪氨酸酶的生成,降低其活性,所以「胶原」蛋「白」,长胶原也许略漫漫,但白是真的很快很明显。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看出来,胶原蛋白的使用场景会对产品的消毒、无菌包装有所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外用胶原蛋白通常为【械】准字。**对2类械字号产品的消毒要求是很高的,生产环境就需要无菌。
所幸胶原蛋白并不难消毒,采取辐照灭菌工艺,完全可以做到不添加或仅添加很少一点可食用的防腐剂,就能在保存胶原生物活性的条件下,达成无菌封装保存。这种不用或者很少用防腐剂的包装,也构成了医用胶原蛋白敷料贴对敏感皮肤友好的基础。
结语
我们对于胶原蛋白的误解是多方位的,追捧的可能完全捧错了点,而不信的又太过一叶障目。正如我们对衰老的认识也未必全面。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胶原蛋白上时,也常常忘记,衰老的外貌不一定仅仅是由于胶原蛋白流失,表皮变薄、**弹力纤维崩塌也都参与其中,更不要提皮下脂肪流失和面部脂肪垫的下垂。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类所知仍然只是管中窥豹,我们**仍保持谦逊与敬畏心。